曾经的服装亚洲一哥,6年关店3000家,已成“便宜服饰”代名词
互联网经济和电子商务的发展,让实体经济进入了一个寒冬期,每况愈下。近年来,一些曾经很受欢迎的品牌开始走下坡路,业绩不断下滑,门店数量不断减少,甚至完全被市场淘汰。国内时尚品牌拉夏贝尔、女鞋大王达芙妮的业绩都不理想,一直在收缩阵线。而曾经非常受欢迎的运动休闲品牌喜得龙和德尔惠则完全没落。如今,班尼路,这个曾经风靡全国的时尚服装品牌,也陷入了发展困境。
相信很多80、90后对班尼路比较熟悉,大概是这些人在中小学阶段,班尼路的生意非常红火。而现在,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还有这个品牌,更别说购买这家店的服装了。
班尼路诞生于1981年,至今已有38年的历史,主要经营休闲服装。刘德华、王菲、F4等著名艺术家都曾为其代言。但是现在,在中国的一二线城市的主流商圈中,很难再看到班尼路的身影。
2012年的班尼路发展达到顶峰,在内地超过4000家门店。不过好景不长,班尼路随后的业绩开始不断下滑。自2015年以来,班尼路的销售增长一直停滞不前。从2015年到2018年,班尼路收入始终没有超过35亿港币。虽然中间出现了轻微的反弹,但总体一直呈下降趋势。从其门店数量来看,截至去年8月,在中国内地只有1000多家门店。六年的时间里,大约有3000家商店关闭,平均每天关闭一家。
20世纪80年代,班尼路进入香港。它来自意大利品牌,原名叫“宾奴”。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服装品牌之一,它曾被年轻人视为成功的象征。后来,为了区别于宾奴的经典男装,全新的中国商标“班尼路”应运而生。
1996年,香港德永嘉集团收购班尼路,在广州成立友谊班尼路游侠公司。对班尼路品牌进行包装,让其重获新生。当时国内休闲服装市场还是一片空白,所以他们及时抓住机会,邀请刘德华和王菲代言,迅速扩大知名度。当时,班尼路的T恤可以卖到200元/件。很快,门店数量就发展到600家,超过了当时风头正茂的佐丹奴。随后,班尼路利用国内超市和百货公司的快速发展,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。据统计,班尼路在大陆的门店总量超过4000家,在中国“遍地开花”。班尼路连续12年成为该行业的销量冠军,备受业内人士关注。
班尼路具有如此骄人的成绩,其服装品质占据主导地位。德永佳本身是一家零售纺织企业,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,成本也大大降低。此外,他们的目标客户年龄在18 - 40岁,主体是年轻消费者,主要销售休闲服装。当时国内服装市场的竞争还很小,没有外部的压力和挑战。附带“自主经营+特许经营”的模式,班尼路迅速占领了核心城市繁华区域,成功获得消费者青睐。
然而,随着Zara、H&M、优衣库等国际快时尚品牌的涌入,加上中国本土品牌的崛起,班尼路在之后的发展越来越困难。早些年,班尼路主要通过渠道资源快速占领市场。竞争对手不像现在这么多,他们的产品根本不担心销售问题。因此在设计方面有所松懈,没有进行过多的宣传,和消费者的互动也近乎没有
随着时间的推移,品牌老化、营销手段单一的弊端不断显现。当竞争对手继续加快产品更新周期和改进设计时,班尼路却止步不前。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国外快时尚品牌的冲击,班尼路逐渐被竞争对手甩在了身后。
如今,低价已成为班尼路的一个重要武器。无论是在重大节日还是在平常的工作日,班尼路都有醒目的广告牌,上面写着“打折”的字样。尽管一件T恤仅在40-50元左右,但其单一的款式依旧不受消费者待见。年轻的消费群体已被优衣库、H&M等国际快时尚品牌抢走,只有那些不太注重款式却在意价格的中年消费群体光顾班尼路。业内人士称,如今的班尼路已经成为服装界廉价的代名词。
虽然班尼路现在正处在“退潮”中,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希望。为了扭转颓势,班尼路决定在未来大力发展儿童产品,专注于竞争激烈的童装市场。目前,班尼路已经对部分店铺进行了升级改造,开设了单独的童装专区,并与托马斯火车、小马宝莉等卡通IP合作。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,本土人气较高的童装市场正处于红海阶段,班尼路童装的价格驱动策略未必有利。此外,知识产权联名企业的跨境营销模式已经过时,寄希望于联名款无法从根本上缓解班尼路童装的弱势地位。
当然班尼路也做了很多的改进。从去年的“关店大清理”之后,就根据自己simple living的定位,给门店做了大改造,虽然外观简单,但时尚感有所增强。并且门头发生巨大的转变。Logo的时尚感变化非常大,有的门头还融入了霓虹灯元素,看起来年轻许多。
在未来,班尼路想要想要从低迷中走出来,需要漫长的时间。同时会面临巨大的挑战,需要做出许多改变,仅布局童装市场还远远不够。对于班尼路的发展未来,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?